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资格证 > 升学毕业 > 中考 >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推荐人: 来源: 文萃屋 阅读: 1.82W 次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古(gèng) 狩猎 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

B.干涸(gù) 炽热 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

C.花圃(pǔ) 荫蔽 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

D.恣睢(zì) 取缔 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

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

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