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范例 > 生活经验 > 猪的象征意义大纲

猪的象征意义大纲

推荐人: 来源: 文萃屋 阅读: 6.87K 次

十二生肖中的猪是憨厚可爱的代表,很多情侣爱人之间也有“猪”的昵称,代表自己的伴侣像猪一样善良可爱。猪是十二生肖之末,也称之为亥猪。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猪的象征意义_风俗文化和民间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猪的象征意义大纲

猪的第一个象征意义:有福有财

在农耕社会,猪和马,牛,羊,鸡,犬共为“六畜”,如果家里没有养猪,就不成为“家”。同时猪也是财富的标志,从猪的扑满造形,可知猪可存满财富,由此认为猪是“富有”的象征。猪自古以来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皮可制皮革,毛鬃可做刷子,为人类贡献巨大。古时候还会用猪代表财富和生育。游农经济的时代,猪的饲养成本比定居农业时代饲养成本高,价值也更大。商朝时期的猪被人认为是贵重、吉祥的礼物。

猪的第二个象征意义:温和

猪的性情很是温驯可爱。它有圆滚滚的外表,和气量宽广的胸怀。猪憨厚老实,心宽体胖,代表心中坦然无憾,身体舒泰安康。它质朴厚道、忍辱负重。其实猪是个大智若愚的动物,它没有棱角,不露锋芒,敢于承受,用温和的姿态度过平凡的一生,能给人带来许多益处,也象征着一种吉祥圆满的人生态度。猪的生性温和,不善嫉妒,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因此象征和气、吉祥之家,福禄寿喜都会登门拜访。

猪的第三个象征意义:懒惰

猪在人们心目中,算是一个比较老实的家畜。它不像狗那么有灵性,能讨好主人,忠于主人,跟随主人,而圆乎乎胖滚滚的猪,除了就睡,睡了就吃,显得很懒惰。因为活动少,所以长得很快。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就是代表一种愚笨、懒惰、贪吃、好色的负面形象,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猪又象征着勇敢、厚道、忠诚、谨慎、诚实。

  猪的历史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等。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唐宋时期 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元明时期 元代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有很多创造。明代中期,养猪业曾经遭受严重摧残,正德十四年(1519),因“猪”与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但禁猪之事持续时间不长,在养猪技术如猪品种鉴别和饲养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成就。[2]

  猪的文化

古代经常用猪代表财富和生育,代表女性。在游牧民族的畜牧经济

中,猪是难养的动物(猪不像牛、羊、狗那样适合游牧迁徙)。从这一点讲,很多讲肉食的字,从“牛”或从“羊”而极少从“豕”是非常好理解的。

游农经济的时代,猪的饲养成本比定居农业时代饲养成本高,其价值也就更大。商代的猪被人认为是贵重、吉祥的.礼物。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居住地的稳定(游农经济渐渐被定居农业经济取代)和猪的驯化,很多和猪有关的字产生出来,比如“家”(房子底下有猪。豕,意思就是猪)、“圂”(意思是厕所,即厕所通猪圈。现代中国南方和北方农村仍然能见到人的厕所就是猪圈、猪养在人的厕所里的实例。)

另外,我们常说的“腥”、“臊”二字也和猪有关。《周礼·天官冢宰》上说:腥、臊不能食。《说文》上解释说,所谓“腥”,并不是肉闻上去的味道,而是肉中的星星”,指猪肉中有像米粒的星星点点的肉息(长有寄生虫猪肉绦虫的“米星猪”,或称“痘猪肉”);所谓“臊”,是猪身上油脂发臭。

  猪的民间习俗

天津、河北等地有“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是用黑色蜡光纸剪成。猪背上驮一聚宝盆,张巾时左右各贴一张,表示招财进宝之意。[2]

其实猪是一种非常温厚可爱的动物,它有着圆浑厚重的体态,和气量宽广的胸怀[7] 。

《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猪憨厚老实,心宽体胖,由于心中坦然无憾,所以身体舒泰安康。

它质朴厚道、忍辱负重,每天吃着别人吃剩下的糟糠败食,忍受着别人「笨猪、懒猪」的指责辱骂,而依然故我,从不往心里去。

其实猪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的聪明更多地显示在大智若愚之中。猪宝宝浑身都是宝,但是它没有棱角,不露锋芒,敢于承受,以和顺的姿态,展现平凡的一生,却带给别人很多的益处。

那么您知道吗,这其实正是一种吉祥圆满的人生态度。何以见得?就让我们从「吉祥」二字的意涵说起。

「吉」是形声、会意字,本义作「善」(见说文)。小篆「吉」,从士从口,「士」有闻一知十、以一优十之意。古人以「士」为品学兼优、足以为世人楷模的人。士人恶言不出于口,说好话、做好人。所以「士」人之「口」所出的言语为「吉」。

你看,猪宝宝平日很少叫唤,更不会喋喋不休地说长论短。而这正是吉字最本然的内涵。

口为祸福之门,我们想想,此言既出,是驷马都难以追回,因此出言须经深思熟虑,而非信口开河、意气用事。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善的言语,可能引起人与人的争端、团体的不和,甚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言语莫不以大局之和合为考虑标准,若是此言一出,客观上对他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恶性的伤害,纵使是「无心非」,那也是「名为过」。所以,祥和祥和,「和」而后能「祥」。和气致祥,和气方能招致吉祥。

中国曾是一个德厚流光的大国,以道德高厚,而影响深远。古人的智慧节操,留给我们的正是尽其一生,都能够趋吉避凶的宝贵经验。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见《论语》)孔子所传述的礼,是以和乐为贵,而先王之道,以和顺之礼,最为和美。

所以我们凡事要以和为贵,隐恶扬善,化解怨恨与冲突。古人说:「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天理人心,是我们言谈举止的行为准则,也就是待人要宽和,存心要厚道。尤其要善护自己的口德,千万不能使人兄弟不和、父子不睦。慎方能避祸,因此我们的言语,不能不慎重啊。

再来看「祥」,「祥」也是形声、会意字,古以「羊」通「祥」。小篆「祥」,从示,羊声,本义作「福也」(见说文),乃福禄寿考等之总称。《尚书‧伊训》说:「作善,降之百祥。」先民以福祥皆神之所赐,故祥从「示」。又以羊是一种和善而又驯良的家畜,性情温和善良的人,每每容易获得福祥,故祥从羊声。

猪的生性温和,如同温驯和善的绵羊。猪安分守己,且从不嫉妒别人的才能。它有着忍辱负重的节操,能忍而安忍。忍方能和,和方能随处吉祥。和气之家,福禄寿喜都会同时登门造访。

合家团圆的新年,不禁使我们想到唐朝的张氏人家,历经九代都共同生活在一起,非常地和睦。到了唐朝,他们五世数百人同堂,合家欢聚其乐融融。高宗皇帝好奇地询问,他们持家的要道究竟是在哪里,张家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挥笔写下了一百多个「忍」字。

金猪带来吉祥年,愿和顺、慎言、厚道、安忍,带给家国社会吉祥连连、吉祥年年。[2]

在中国

扫墓时除了会带上香烛、纸帛等祭品外,还会抬只乳猪去祭祖,烧乳猪在广东已有超过二千年的历史。在广东传统习俗中,烧猪或烧乳猪是各隆重场合的常用品。无论是新店开张

、新剧开拍或是清明祭祖,都可常见抬出整只烧猪或烧乳猪作为祭祀用品。切烧猪有时更会是仪式的一部分,待仪式完成后,烧猪便会分给各参与者分享。清明分食乳猪等烧味食品,讲究的是“红皮赤壮”意头,寓意祖先保佑子孙身体强壮安健。[2]

在印度教

保护神毗湿奴曾化身为野猪去拯救地球,打败了潜入海底地恶魔。在佛教、道教,星辰之神摩利支天乘豕或七豕所拉之车。[2]

在古希腊

母猪适合作为得墨忒耳的祭品,由于得墨忒尔是古代最大的女神,所以有他自己喜爱的动物。而厄琉息斯秘仪的开始都会献祭一只猪。[2]

在犹太教

(参见符合教规的食物 (犹太教))和伊斯兰(参见符合教规的食物 (伊斯兰教))的饮食法律里,都禁止进食任何的猪肉,他们认为猪是不净动物,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和其他基督宗派也都认为猪肉是不净食物。[2]

在天主教

东正教和其他天主教团体,会将猪和圣安东尼联想在一起,因为圣安东尼是养猪的人的主保圣人。

《圣经》旧约“利未记”第11章7节指出:“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2]

在《西游记》

《西游记》中人物名。法号悟能。唐僧的二徒弟,原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但是有时十分懒惰,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