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范例 > 生活经验 > 最后一课人物形象分析

最后一课人物形象分析

推荐人: 来源: 文萃屋 阅读: 1.18W 次

----如何刻画人物性格 我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如何把握处理好这三要素是写好小说的前提,或者说是一篇小说写得好否的重要的衡量。下面我就《最后一课》谈一下如何把握好人物的刻画。

最后一课人物形象分析

1870年7月,法国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截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这场战争。不到两个月,法国大败。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呢?

首先,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小弗郎士的人物性格。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

界。”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本文用第一人称这种记叙方法有助于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写出他思想感情上的巨大变化。作者在描述“我”的心理活动时,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因此使小弗郎士的形象非常真实、生动。比如开头的心理描写,就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调皮的小学生的形象。特别是对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以后的心理刻画更为成功。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弗郎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爱国主义感情在他的幼小心灵中的萌芽滋长,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在刻画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时,成功地运用了符合人物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儿童语言。如“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中的“很怕”、“骂”逼真地表现了一个不爱学习的小学生对严厉的老师的害怕心理,完全地符合小弗郎士的性格、年龄特征。“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这完全是一个不爱学习、贪玩的小学生的语言。就是对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以后的心理描写,也完全运用的是儿童语言,如听到郝叟老头儿拼字母的古怪声音时,“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只有儿童,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这样想。这些儿童语言的运用,使小弗郎士的形象真实、生动、可信。

其次,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描写刻画韩麦尔先生。小说通过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

祖国沦陷的深切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通过细致描绘人物的动作、神态,小说深刻地刻画了韩麦尔激动、悲痛、依恋、悲愤的复杂感情,表现了他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语言描写:“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忘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除了表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他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情深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显示出来了,人物形象就得到了很好的塑造。

最后,作者还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表现主题。如描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所看到的景色,正反映出他无忧无虑、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为后来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作了铺垫,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课文的第四段和第十二段两次写到“布告牌”,点明了“最后一课”发生的背景。对韩麦尔先生小院子的描写充满了惜别之情,衬托出他被-迫离开校园、家园的悲痛和热爱祖国的深情。

总之,这篇小说无论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性格,都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非常真实,非常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