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范例 > 校园 > 鲁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训练试题

鲁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训练试题

推荐人: 来源: 文萃屋 阅读: 2.59W 次

引导语:在期末考试复习中,同学要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复习的机会巩固基本知识、技能。以下是鲁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训练试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鲁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训练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匡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搽 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根据原文填空。(4分)

①《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心志高远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醉花阴》中最能表现女词人“凉意透心,万分憔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请你从《培根随笔》中选出一句格言警句送给你的一位同学或亲人,并写出赠予的理由。(2分)

4.随着科技的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时尚。请你谈对“网上阅读”的看法,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理由充分,不少于30字。(2分)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5、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分)

6、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2分)

㈡[甲]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

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佳木秀而繁阴。 秀: ②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9.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2分)

10.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2分)

11.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2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耶?”自是数年之后,国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处之远则忧其君(  )   ②自是数年之后(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安用重法耶?

14.用文中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①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的忧乐观。

②乙文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㈠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