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范例 > 校园 > 【必备】社会实践锦集五篇

【必备】社会实践锦集五篇

推荐人: 来源: 文萃屋 阅读: 2.1W 次
社会实践 篇1

尽管寒假属于难得的闲暇时光却也不能荒废在吃喝玩乐上面,毕竟对于已经是大学生的自己而言应该要考虑到将来就业的严峻形势以及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考虑到自己热爱书法以及过年的需求变看展了写春联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在写春联的过程中暴露出自身不少的问题却也让自己积累了实践经验。

【必备】社会实践锦集五篇

初期自己进行社会实践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商家开展了写春联送礼品的活动从而获取相应的创意,所以我也在店长的首肯下参与其中并完成了自身书法水平的提升,也许是从未经历春联纸张的书写导致漏墨和字形大小不一的状况时有发生,虽然可以通过借鉴的方式临摹出还算不错的春联却明显不如街边的大多数行人,而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老人和小学生的书写质量往往都算得上比较高的,前者是有着多年的书写经验导致春联的字体都具有着独特的风采,而后者则是兴趣班的培养导致写出的春联大多算得上字体规范,欣然前往却悻悻而归便能发现自以为傲的书法水平与仅仅算得上是写得不丑罢了。

通过部分老人的讲解结合网上查找的资料便可得知规范的春联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至少对于这类信息一无所知的自己面对春联的书写还是感到比较吃力,但是等到自己逐渐习惯以后便可以临摹出足以进行售卖的春联,在我进行这次社会实践的时候也为店家开展的春联书写活动的创意感到拍案叫绝,虽说是体验生活却也在拥挤的人群之中增长了自己在书法方面的见识,而且对于春联语句的词性以及语言结构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正因为如此才会让我觉得这次寒假开展写春联的社会实践实在是大有所获。

虽然自己在大学校园中将书法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从而花费太多时间进行精研,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自认为不错的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变得一文不值,实际上也是这种轻视他人的心态让我在撰写春联的时候落于下乘,无论是年长者的积累还是年幼者的培养都显得自身的书法水平达不到要求,若是自己能够通过这次社会实践的教训从而对书法持之以恒的话未必不能有所成就。

这次寒假社会实践看似是对街头生活的体验却能让我从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而且身为大学生却在心态方面的表现如此不佳也让人感到有些失望,但是对我而言吸取教训并振奋信心才算得上是寒假社会实践的收获,希望能够妥善利用这段良好的契机从而在下学期初展现出自身的能力。

社会实践 篇2

一、实践主题

走进传统民间艺术 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实践项目名称

南京市传统民间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三、实践目的及意义

为了对南京民间艺术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组员在前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调查走访。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暑假能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对此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查、采访,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定位问题并对症下药,尽自己所能唤醒市民的那份民族情,呼吁人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护民间艺术文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通过对校园同学的简单调查,我们发现民间艺术很大程度上并不受重视,有些南京人甚至不知道云锦。长此下去我们的民族瑰宝是否会被一点一滴的遗忘流失?我们组员无不满心忧虑。除此之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更惊讶地发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者——民间艺人也具有专业盲区。经过多年的手工艺制作,他们的技术虽然已比较精湛,但艺术层面往往比较苍白,文学和审美的综合素养达不到足够的高度,致使技与艺不能很好的融合,艺术的火花始终得不到迸发。民间艺术正在一点一点沉沦。所以,重视和保护民间艺术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本应当给予民间文化应有的生存土壤。而现实状况却是,由于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名族保护意识的淡薄,我们的精神家园几近崩溃。如果精神上没有了寄托,那么“中国人被自己毁掉”绝对不会是天方夜谭。

虽然关于改革开放的浪潮势不可挡,但对于民间文化这一民族的根,我们必须坚持自我。中国的城市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几乎被侵噬的体无完肤,而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也面临着被吞噬的危机。但是,我们坚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必将会构筑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以人为本,民间文化就是这个家园的基石。所以这次实践规模虽小,但却意义深远。当然短短的调查访问不一定能使我们全面认识问题,更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

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

实现重振南京民族文化的远大目标。但是,只要我们行动了,流下了汗水,我们的热情就必定会感染一部分人,他们就可能延续了我们的火种,为保护南京的民间艺术文化尽到绵薄之力。实践的目的并不在实践本身,而在于思想的传递!我们所强调的关于民间艺术文化的理念并不仅仅是留住一项技艺,更是要守住我们的灵魂,传递民族的火种。

四、实践内容

走进夫子庙附近民间艺术大观园,云锦路云锦博物馆,深入了解南京古老而珍稀的民间艺术文化,专题调研当地民间艺术文化概况、保留程度,了解它们的发展变化趋势。咨询相关政府部门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情况。宣传民间艺术文化的传奇与魅力,呼吁人们珍惜和传承民间艺术。

根据前期调查讨论,我们将实地走访民间艺术大师,了解和采集民间艺术文化信息,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活动的具体内容,根据已有我们对活动内容的了解,我们对本次活动有如下暂时性的安排:

1、 实地走访(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家,感受民间艺术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现状)

1.1走访地点:南京民间艺术大观园以及云锦博物馆

1.2前期准备:实地采访之前,我们将到走访地点进行一次预访,熟悉当地的交通、设施、民间艺术分布以及人员流动情况,为正式实践活动做好前期工作,以减少实践活动中突发状况的发生

1.3具体活动:寻访民间艺术家,进行采访交流,认真做好采访记录以及照片采集工作;向民间艺术家拜师学艺,亲身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1.4后期总结:根据亲身体验以及与艺术家们面对面的交流,对南京民间艺术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这也为采访相关政府机构人员的活动提供了问题材料。

附:实地走访地点简介:

1、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位于夫子庙大成殿后方,是南京首家集中展示民间艺术的场所。南京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南京灯彩、剪纸、折扇、抖嗡、微雕、绳结、竹刻、雨花石、风筝等都集中到大观园中,现场表演制作工艺。

2、南京云锦博物馆:位于建邺区茶亭东街240号。(20xx年,南京云锦正式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20xx年5月2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6月8日,江苏省金文云锦名人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 采访相关政府机构人员

2.1采访地点:待定

2.2前期准备:预约政府相关机构人员,根据采访对象身份的不同,分别准备好向采访对象提问的问题

2.3具体活动:按采访人员数量将队员分组,对受访者进行一定时间的采访,提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做好采访记录以及照片采集工作

2.4后期总结:此次采访旨在从权威机构获得更多关于南京珍稀的民间艺术及其现状,采访结束后务必将采访内容以文字稿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采访稿,得出具体结论

3、 调查问卷(附调查问卷表)

3.1 发放地点:南京新街口;南京夫子庙

3.2 发放数量:200份

3.3 前期准备:为确保调查问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分发50份调查问卷,根据预调查效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

3.4后期总结:调查问卷旨在了解社会群众对南京珍稀民间艺术文化的关注情况、对保护民间文化的态度和建议,调查问卷收集结束之后,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4、横幅签名志愿活动

4.1 活动目的:更好地呼吁人们关注和保护民间艺术文化,了解珍稀民间艺术文化现状

社会实践 篇3

实践职务:报社实习

实践地点:xx报

实践时间:年7月16日至8月16日

7月16日至8月16日,我有幸在xx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实践岗位是由院xx*团联系的,我很高兴有自己的一份,但当我得知是在xx报实践时,已有的兴奋感不觉少了好几分。说实话,当初在院报看报纸时,对《xx报》总有一种不屑的感觉,认为他们的报纸做的很枯燥,可读性不强,只是简单的例行报道,并带有一定的专业性,社会新闻不多,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7月16日,我和几个团友一块儿来到xx报,到达时已9点多了,招待我们的是办公室的郑主任,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报社的主要活动安排,又带我们认识报社总编、副总编和其他的。由于时间关系,这一天已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她就安排我们在阅览室熟悉报纸。

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新闻知识,但办公室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决定不管有多么枯燥,我都会努力在这里坚持下去。

由于xx报的专业性,我们可采访和参加的活动比较少,很多的时候都是针对东风的人和物,我们大多不懂,只好“袖手旁观”,对于社会新闻,一般只有周末版块才用。这样一来,我们就只好在阅览室呆着。时间久了便觉无聊,指导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就让我们自己出去采写新闻,找新闻点。于是我们便多了一些事情可做,同时可以提高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

但事情总有不尽人意,在xx报实习的学生较多,有郧医的,有湖南师范大学的等。他们几乎都是大二或大三的新闻专业的师哥师姐,我们几个“冒牌货”在新闻专业用语和获取新闻方面都比他们差很多,再加上指导老师考虑到大三的专业师哥师姐们面临着就业问题,平时给他们提供的锻炼机会就多一些,这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但我们并没有因此,以后的每天早晨,我们提前一小时到报社,主动找指导老师询问有没有采访任务,争取的锻炼机会,实在没有,就向教师请教一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问题,同时在阅览室看一些与新闻写作有关的杂志,重要的部分还特意记在采访本上,我们的执着与主动获得了指导老师和主编的好评,我也体会到: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与指导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认识到做一名优秀的是不容易的。记得有一次xx公司召开稳定工作会议,会议在下午2:15开始,指导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在2:00之前到达会场,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暑天的沉闷与燥热使人由内到外都极其难受,但们丝毫没有中途退出的意思。散会时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都没有带伞,也许是时间观念的“驱使”,老师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雨林,我们却躲在后边不走,等回到报社时,发现们已穿着湿透的衣服开始工作了。当我们将这一次的新闻稿慎重地交给指导老师时,思想汇报专题他一脸严肃地说:“开会时不是明确强调这次会议的内容不准让媒体报道吗?”我们为自己的不认真顿感惭愧。事后我才体会到:们在享着“无冕之王”的称誉背后还经历着多少辛酸,担负着多少社会责任。

报社里有一位姓黄的前辈,七十多岁了,对报纸却还颇有研究,他时常对我们传授新闻写作的经验,他说:“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文字活,一切奔波最终都要体现在字面上才算数。”他列举了一些因用词不当而闹出的笑话和差错的新闻案例,告诉我们用词造句的重要性,并说:“现在的大学生啊,语言文字普遍不如以前好了,所以你们要多学多记,多理解,学一学文言文也是必要的。”在走访黄前辈的办公室时,我们发现黄老的办公桌上有好几本中文词典,陈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人名言,成语解释和有问题的新闻例篇,对应的分析评论等。我们由衷地感到博学的重要性。我想:“活到老,学到老”应该作为这次暑期实践的结束语。

报社也不是一直都忙于工作,有时们也会带我们去七楼打球,这给我们的实践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忙碌而有趣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拿鉴定表那天,我们有些不舍,向各位道别之后,我们又回到阅览室,翻阅着各种资料直到下班。我不是学文的,更不是学新闻专业的,却有幸在xx报学习,是我的兴趣所投。如今,回首实践的一个月,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第一,我觉得自己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为我做好新闻部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提炼了几条新闻写作技巧:首先,必须树立新闻价值永远最重要的观念;其次,也还需注意稿件的质量。尽量少用“的”“了”等口语化的字词,追求语言简洁;另外,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敢干放弃”;最后,也要注意写作上的模糊用语和精确表达的选择,使新闻更具说服力。

第二,报社的勤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们有时为了赶时间,就把饭带到报社吃,中午干脆在办公室睡觉,有时也长时间见不到他们,那是出去采访了,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新闻不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捏造出来的,必须出去跑,只有到处跑,才能发现新闻。

第三,编辑老师认真、严谨的从业风格也使我深受影响,认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一个月是短暂的,却有着许多珍贵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此时拿起一份《xx报》,定会有另一番感受,因为那里曾经有过我的足迹。我似乎能够感觉到每一篇报道中们为此留下的汗水,我开始看重,珍惜《xx报》了,是它,伴我走过了这个美好的、充满回忆的暑期报社实践生活。

报告人 :

系 别 :

班 级

社会实践 篇4

7月10日上午,我们拜访了李世聪老师。打电话联系时,听得李老师声音浑厚,中气十足,我们按照约定时间到达时,他已经在小区门口迎接我们了。天气不错,我们便到玉渊潭公园找个树荫坐下来,开始了我们的访谈。李老师开朗健谈又朴实和善,此次访谈我们受益良多。

一、学医、从医经历

李世聪老师1948年出生于北京的中医世家,从小看着爷爷行医长大,听着爷爷与北京的老中医一起交流。5岁左右时就背诵汤头歌、药性赋,8岁左右学《医学三字经》,12岁左右就敢为伙伴们扎针灸,伙伴们也愿意,并且治得很好。

1969年知青上山下乡,李老师被分到云南。他待人热心,经常用自己学过的针灸、推拿等方法为周围的人治病,结果因为疗效好,附近的人就都来找他治病。由于病人众多,病因很多,有些病自己也没有见过,他就翻看从北京带来的医书,一边分析医理,一边临床实践,医术大进,还自创了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症、清凉油涂抹肚脐治疗腹痛腹泻等方法。

20xx年成为马来西亚某慈善基金会医药顾问,在马来西亚为当地人民治愈地中海贫血症,癌症,癫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李老师本职工作乃是测绘工程师,目前在地铁九号线做监理工作。中医是业余爱好,同时也是继承祖父事业。目前,李老师每周在北京学知园的“长祯国术馆”坐诊并做中医讲座。

二、部分案例

(1)美尼尔氏综合症。李老师在马来西亚时,遇到某官员得了“美尼尔氏综合症”。这是一种疑难症,主要症状是眩晕,感到周围物品摇晃,甚至倒置,甚者觉得天旋地转。一般认为这是耳中庭积水影响到平衡骨造成的。这位官员去了四个国家都没有治好,结果,李老师用中医“振阳利水”原理,采用按摩手法,很轻松就治愈了。

(2)地中海贫血症。该病为西医三大血液病之一(另两个是:白血病和再障贫血),在当地很多,据说在中国南方各省也有不少。此病是遗传性疾病,是所谓的“不治之症”。西医称,只有换骨髓一法,但是由于费用高,并且配型不容易,故很少有人得到治疗,病重时只能定期补血以维持生命。而李老师却运用中医思维方法,认为是其母亲怀孕时中暑,母子同病,生小孩后母亲的病好了,而小孩的病深入骨髓。于是他用中医治疗“骨痨”的秦九鳖甲汤加减变化,成功治愈两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

(3)治愈“非典”。20xx年,非典肆虐,他的一位朋友在人民医院感染了“非典”。他到朋友家帮忙治疗,开了两副药,其中用了两斤石膏,结果病人痊愈,也没有后遗症,一切正常。而当时很多用西医治疗的病人,虽然在激素作用下保住了生命,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股骨头坏死,下半身骨头像玻璃一样的脆弱,很多人落得终身残废。

三、从医特点

我们问老师擅长治疗哪些疾病,李老师说,中医不能够分科,好的中医应当什么病都能治。他说,当年在农村当知青,病人来了你必须治,不能眼看着病人受苦啊!没见过的病就临时翻书、研究、探索。中医的理论已经相当完备,所有疾病,中医经典中都有治疗之法。找到病因病机,治疗也不是难事。

李老师治病的特点是活学活用。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理解和特长,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他治愈的很多病人,都是医院治不好,没有别的办法而找到他的。

他说疑难病症,一般在他这里,只要几副药,或者几次到几十次针灸就好了,急病就要几分钟见效。而且中医治疗不仅见效快,而且花费低,他说,他敢和西医打擂台,用中医治疗,效果比西医好,而且一般花费不超过西医的1%。不管什么病,总花费不会超过3000元。那些得了白血病什么的,花个几十万还治不好,这根本不必要。

四、对中医和学中医的看法

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医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他说,中医的“源流”,“源”为民间医生、经验技术,“流”为《内经》及各家理论。中医首先是一门技术,治病救人的技术,它依赖于实践经验。技术与科学是不同的,技术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经验的积累、技术的需要,便带动理论总结、文化的产生,《黄帝内经》便是夏商周几千年医疗经验的总结。

学中医,和学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往往要求“熟记”加“活用”。例如,先熟读甚至背诵《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乃至《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记住常见药性、常见病的治法。一开始可能不懂,但是在实践中一点点得到验证后,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活学活用。李老师自己发明创造的很多独特而简捷的治病方法,都是经典活用的结果。学中医必须重视技术,先学技术,然后体会、感悟其中的道理,这样医术、医理通晓了便可活学活用。

社会实践 篇5

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并且尤为重要的环节。

实践,不仅是学习,更多的是体验生活,在实践开始之前我就想:这次去实践,我不仅是去学习实践,更重要的是去观察那些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人们,不论是老师、销售人员还是老板。虽然他们的称呼不一样,但我相信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这个暑假,对于我来说过的真的很快,不仅和学校一起下乡扶贫,也去了剑桥英语学校和电信公司实践,并且晚上还在南湖公园摆了将近一月的夜市,可以说在将近一个半月的社会实践里自己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处理着不同的事,这段每天早起晚睡的生活很累,但更多的却是充实和快乐,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经验。

一、 下乡之行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我在这个夏天成长XX年7月11日至7月12日,我随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下乡队伍来到了保定阜平县老路渠村和东台村进行扶贫。这对于从小在城市中生活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两天时间,我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丰富了生活经验,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这次下乡我们给老乡们带去了油米、文化宣传墙,给孩子们捐赠了500多本书籍还送出了书包和文具。并且精心的筹划了一台文艺演出。

在乡下的两天里,我发现小路上柿子树,石榴树,核桃树以及西红柿,茄子等应有尽有,使我对大自然倍感新奇。进了农家以后,我发现老乡还养了蜜蜂,猪,鸡,这一切都是城市所缺失的乐趣。听老乡们说村子的年轻人都去城里赚钱一年才回来几次,家里只剩下老人和乳臭未干的孩子,这也让我倍感珍惜和父母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另外我还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家家民风淳朴,邻里关系和谐,使我毫不夸张感受到了夜不闭户的美好生活。

这两天身体力行的接触老乡,为老乡孩子们服务虽然不简单也很艰苦,但返程时看见老乡和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我们就觉得能换来他们的快乐再累也值!

二、 在剑桥学校的日子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7月13日我来到了姑姑开的剑桥少儿英语学校里帮忙,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第一份“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我在这个夏天成长我主要负责学生的签到和订餐工作,协助老师管理学生。在那里工作很开心,是因为工作的时候,老师都对我们几个助教很好,有时候会买点零食给我们吃,大家在一起聊天,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而且我们也和学生、家长们相处的不错,都说我认真起来还真像个不折不扣的老师,连孩子们都亲切的叫我孔叔叔。

当老师的这段日子虽然没有教过课,但能体会到每一位老师为了孩子的辛勤付出和每一位家长对孩子那颗真挚的心。

三、 沧州电信之行

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剑桥实践后,经人介绍我又来到了沧州电信运东分公司,为了做些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便和领导协调,我被安排在维护分部监控维护班,实践内容就是了解维护监控机房的职责和本地电信网络的现状,通过学习了解,我知道了监控机房岗位的职责和重要性,对运东分公司的网络现状和组成有了基本的了解,通过对设备现场参观,了解了设备大致的工作状况和每种设备在电信网中的作用;通过学习,了解了测试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主要测试指标;了解了机房室内分布的原理和状况及很多新的知识,也长了见识,从人员到设备大致了解了电信公司的后端的情况。

这段日子的经历我也更深刻的体会到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与实际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次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自己了解从学校到社会的阶段是需要转型的,让我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理论到实践也不是说说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四、 摆摊的夜生活

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生意梦,梦想着以后会成为老板有自己的店面,而如今有了暑假充分的时间,我当然不会让它白白溜走,于是利用起每天下班后晚上的空闲时间我便在南湖夜市摆起了地摊卖可以自己动手画的石膏娃娃,

在摆摊的这段时间内,我想是我一个暑假里最让我成长的一段实践了,为了进货我穿街走户的去货比三家,每天晚上摆摊的时间看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和公司里也许有老师和领导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

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根本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五、 漫长的未来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不同的角色身上都学到了很多不同的社会经验和待人接物的方法,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没有谁一生下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说了这么多,总之,这个夏天让我快乐,让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