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范例 > 作文 > 【实用】为善作文三篇

【实用】为善作文三篇

推荐人: 来源: 文萃屋 阅读: 1.11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善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为善作文三篇

为善作文 篇1

刚刚看到一则很暖的故事,是关于助人为乐以及因与果之间巧妙的机缘的。

故事中的一位主人公,我们称之为小思吧。

有一次,小思在夜晚开车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雨,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的车子抛锚了。小思真的是又冷又焦急,后来一位骑马的男子恰好路过,还没有等小思向他求助,这位男子就主动下马帮忙,用自己的马帮小思的车子拉到了镇上。

到达安全之地后,小思拿出重金想要感谢这位男子,结果被拒收了,男子只说了一句:“我不需要你的感谢,但是我需要你一个承诺,那就是当你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也要尽力地去帮助他。”

小思谢过了男子,后来的生活中,小思牢牢地记住了这件事,以及男子的`话。小思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了很多的人,同时他也没有接受报酬,而是跟他人说了和男子当时说的同样的话。

直到有一次,小思因为一场洪水被困在一座孤岛上时,他被一会少年救下了,在表示感谢的时候,少年对他说:“我不需要你的感谢,但我需要你一个承诺......”

小思当下感慨万千,他想道,原来,他做过的那么多好事,最后是通过少年来回报给自己,原来那些好事,真的都是在为自己而做的。

看完这个故事,我也不禁有些感慨,有时候我们总会太过于计较得失,却不知道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每一点小小的善行,都是在为自己而积攒,我们总是太过于功利,却忘了授人以玫瑰,手中留有余香。

为善作文 篇2

《论语》有言:“德不孤,必有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总会出现“羞于为善”的情况,认为从众才不会有孤独感。事实上,“羞于为善”带来的才是孤独感、压迫感,而真正能脱离孤独感的是“乐于为善”。

“羞于为善”是一种时代通病,许多人在心里都曾经有过这种疑问:我做了善事之后会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这样就会引起“羞于为善”。因此,克服心里对压迫感、孤独感的恐惧,并且坚信:只要乐于为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相伴的。

其实,“羞于为善”现象的出现是对于他人与社会的“异样关注”的恐惧造成的。人们总爱讨论别人的行为,这样对他人就会造成心理上的恐惧。

因此,人们对于为善不再热情,继而害怕。很多人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不敢让座,害怕全车的人都看着他,害怕这种孤独感、压迫感;也有许多人在该见义勇为的时候退却了;看到老人过马路,或是看到有人摔倒了都不敢扶,甚至把“羞于为善”转变为“耻于为善”。小悦悦事件就是这“羞于为善”下的牺牲品。

其实,做善事何须害羞,别人把眼光投向你,只因为他们佩服你,欣赏你,你也不必感到有压迫,因为他们是善意地把你推向“一个地方”,一个可以使更多人知道你的善行,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乐于为善”的阵营当中。

新疆的阿里木,凭借自己卖牛杂小吃的收入资助小学生读书,他乐于为善,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良心油条哥不卖有害食品,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他也受到了各界的称赞;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在马路上捡到钱包交给警察叔叔,同样也值得我们表扬。他们并不羞于为善,因为他们并不会因为善而感到另类而觉得有压迫感、孤独感,他们乐于为善,以为善为荣。

是啊!何必羞于为善,乐于为善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乐于为善,并呼吁更多的人为善,弘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美德。

为善作文 篇3

善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现在的许多人都梦想着当官发财,却没有发现他们的良心飞是否会不安。有些人虐待动物,甚至非法猎杀;有些人,见死不救,却视之不理;有些人,为了钱财,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不过,这些人虽然丢了良心,但还有一些人,他们是善良的。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么一则消息。一位母亲居然从很高的`楼上用她的双手接住了一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孩子。我非常吃惊,脑子里浮现出那个画面。她是怎样想的呢?连续几天都在居然可以让她这样做。连续几天,都在报道这件事情,在采访过程中,医生说她的手是粉碎性骨折,而且还有生命危险,而那个孩子也在抢救。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她却说:“我是一位母亲,救她,是出自一种本能!”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她不为别的,只为一种“本能”?我想不是这样,还有她的善良,是她的良心告诉她,要这样做。

还有一位小伙子,也是这样。他已经上高二了。一天,他和他的朋友,出去玩,结果,一辆失控的大货车向他们冲了过来。忽然,小伙子的那个朋友,感觉被人推了一下,滚到了路边。而那个小伙子,却未能幸免于难,他的左腿最为严重,要面临截肢。而他却笑着说:“只要我的同伴没事就好了。”

是什么?能让他们这么做,是善良的心,是他们的善良鼓起的勇气。

让我们为这善良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