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职责 > 企业管理 > 员工激励 > (经典)如何激励员工15篇

(经典)如何激励员工15篇

推荐人: 来源: 文萃屋 阅读: 1.46W 次

如何激励员工1

(一)有效激励的前提

(经典)如何激励员工15篇

1.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管理的目标不是为考核而考核,其主要功能是引导员工行为,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向更有益于实现公司的目标方向去努力。体现员工工作能力、工作实效的绩效考核系统能引导员工不断创造佳绩,这时,绩效考核的意义不仅是企业对员工工作绩效情况的评估,同样也是员工的一种高层次需求――成就感需要的满足。通过目标考核,员工需要感到有为实现公司目标出力的参与感;通过对员工本人发展意识的了解,使员工感到有培养提高和升迁发展的机会,有一种需要目标导向和参与的组织归属感。所以,绩效考核不仅在分配和人力选拔上有指导意义,而且有更广泛的激励作用。

2.完善薪酬体系。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应符合二个原则:外部竞争性、内部公正性。外部竞争性强调的是薪酬支付与外部组织的薪酬之间的关系,通过与竞争对手相比保持组织薪酬水平的竞争力;内部公正性是指薪酬结构与组织设计和工作之间的关系,薪酬结构要支持工作程序,对所有员工公正,有利于使员工行为与组织目标相符。在保证薪酬外部竞争性的前提下,应更着重于内部公正性,据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员工通过薪酬的对比感知薪酬的公正性,包括员工在本组织中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则会强烈地感到不公正,从而挫伤工作积极性。所以,分配结果的公正性直接影响员工对薪酬公正的知觉,分配公正又影响个体的薪酬满意度及个体对组织的信任度,当薪酬满意度及对组织的信任度不高时,激励将失去效力。

(二)员工激励的有效方式

首先,应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这是制定激励措施的起点和基础。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另外,人的需求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活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工作需要(包括学习和创造)及休息需要(包括娱乐和消遣)。对每个个体而言,各种需要的强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是不相同的,企业管理者应对所属员工的需要进行细致分析和划分,找到激励的切入点。有效的激励必须有针对性,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只有抓住员工需求的特点,针对其最强烈的需求进行激励,才能使员工产生最强的动机,解决激励不足的`问题。为此,企业内部应实施有弹性的激励机制,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员工的需要和动机,制定分类激励的措施。

所谓分类激励,是指在公平的原则下,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员工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和职位,在激励机制总体框架内建立各有侧重的激励制度。从需求角度出发,不同层次的员工处于不同的需求状态,处于同等层次的员工,由于生活经历和家庭、教育背景不同,需求的侧重点也有差异,必须采取综合性多样化的激励策略,交替使用。按照激励层次的深浅,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激励手段,分别是物质激励、荣誉激励和个人价值激励。物质激励较为直观,一般体现为工资、奖金、福利;荣誉激励包括各类精神奖励,是激发人、鼓舞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价值激励则是最成熟的境界,是人内心深处最崇高的信仰或追求。人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激励措施应是立体交叉的。

从横向上看,每个员工的需要尽管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侧重,但作为社会人,其需要同样具有综合性,应从员工个体动力结构横切面的角度考虑和设计激励措施,建立报酬激励、成就激励和机会激励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企业薪酬设计应体现公平而非平均主义的原则,建立与绩效考核制度相配套的薪酬制度。在注重工资加奖金的短期激励的同时,还应考虑运用适当的长期激励措施,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起来,一些企业采取了股票期权、职工持股和参股计划等措施,激励效果明显。在成就激励方面,应该看到,强烈的成就需要是很多有志员工的内驱力,有的企业采取竞争方法,让员工被动地感受成就;有的企业通过给员工较大的自主权,使其主动地创造自己的成就,孰优孰劣,应视企业具体情况和员工结构特点而论。在机会激励方面,应关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辅导,为员工提供培训和职务晋升机会,在公平和公正原则下,鼓励优秀员工脱颖而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强烈的机会动机一方面有助于员工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和贡献自我;另一方面激励其在工作中更加主动积极,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和成本支出,对企业发展壮大无疑是有利的。

如何激励员工2

提起员工激励,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高薪高福利。高薪高福利固然能提高员工的士气,但并不能激励员工。笔者看来,企业要做到真正激励员工,必须注意两点:澄清一个误区,不要将提高士气和激励混为一谈;更重要的是不要忽视员工自我激励的能动性。他提醒孜孜以求员工激励的企业,给你的员工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他们自我激励本能的企业环境,清除企业中的非激励因素。

想一想,你公司里有一、两个员工工作起来,其精力、绩效和热情看起来比其他所有员工加在一起还要大。或许你就列在这几位员工之中。想知道为什么其他员工没有象你一样感到动力十足?

你并不要求员工早来两小时或晚走两小时。你所期望的只是让他们做好顾客服务,见了顾客微笑,不要皱眉头,也不要不停地抱怨。怎样才能让你的员工多付出些许努力,使顾客满意呢?

70%的员工不如以前受激励;80%的员工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有更好的业绩;而50%的员工只是为了保住饭碗工作。

你的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健康计划、退休计划和每年四周的休假,但员工仍未展现出一流业绩。你应该知道,优厚的薪酬、有薪假期,甚至加薪都不具有激励作用。它们只能用来留住员工,却不带有任何激励因素。

各大公司提供很好的福利往往是为了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随便考察一家公司,都会发现一个员工对公司的价值越大,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就越好。

现在你该相信,只靠为员工提供更多假期和福利,并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激励效果。假设你公司让员工周末免费用公司车,甚至每周五下午为员工提供免费点心。所有这一切会为公司带来高度激励的员工吗?

遗憾的是,不能。上述种种可称是提高员工士气的法宝,以便让员工对自己任职的公司产生良好感觉。但提高士气并不能增强激励,因为它们没有与员工业绩直接挂钩。

减少非激励因素

士气高涨的员工不一定是备受激励的员工。比如,某位员工每天兴致勃勃地来上班,先花上一两个小时交游,他可能士气高昂,但在部门里的产出却最低。

如果很好的福利计划不能激励员工,那什么能显出奇迹?为了激励员工,你该去改变员工还是改变你的公司?

答案是:改变你的公司。改变一个人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对其他员工毫无帮助,不能带来长久效果。

员工都有自我激励的本能。你要做的就是利用他们的这一本能去激励他们,甚至不需花费分文。说句实话,金钱只能降低员工的激励度和业绩。要激励员工,第一步就是祛除公司中阻碍员工自我激励能力的负面因素;第二,在企业中开发真正的激励因素,引导所有员工受激励。

员工自我激励能力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对归属感、成就感、及驾驭工作的权力感充满渴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自主,希望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希望自己受到人们认可,希望自己的工作富有意义。

以下是阻碍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10大要素:

企业氛围中充满政治把戏;

对员工业绩没有明确期望值;

设立许多不必要的条例让员工遵循;

让员工参加拖沓的会议;

在员工中推行内部竞争;

没有为员工提供关键数据,以完成工作;

提供批评性,而非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容忍差业绩的存在,使业绩好的'员工觉得不公平;

对待员工不公正;

未能充分发挥员工能力。

利用人的愿望

要利用员工自我激励的本能,不仅要摒弃以上不利自我激励的做法,而且要发掘真正的激励因素。以下这些激励因素有助于利用员工自我激励的本能。记住,这些东西不需要涉及金钱。因此,你应该专注于如何在公司内部进行一些有效的改革,以赢取员工的激励。

如果员工的工作单调,试试给工作添加些乐趣和花样;

对于如何做工作,只给出一些提议,由员工自己选择去做;

在公司里提倡并鼓励责任感和带头精神;

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允许在学习中犯错。避免粗暴批评;

提高员工工作中的自主权;

为所有员工建立目标和挑战;

多加鼓励;

日常闲谈中多表示赞赏;

设立衡量标准,以反映出绩效和效率的提高。

通过祛除非激励因素,增加无成本激励因素,你即可利用员工的内在欲望,促使他们实现最大的激励度和生产率。

对了,不要费劲去一个一个地改变个人。应该努力去改变你的公司,减少不利于激励的消极因素,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本能实现自我激励。

如何激励员工3

1.好消息要早放

人最开心的时候是你听到好消息以及期盼着好消息的结果。很多时候,快乐来源于对快乐的期待,期待也是一种快乐。所以,如果你决定要对员工进行奖励,晚说就不如早说,因为早说更能带来最大化的快乐,当然也就更能达到激励的效果。

2.坏事要一次说完

人们常常讨厌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做法,可是在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快刀斩乱麻来得更加爽快一些。因为一次知道两个坏消息的痛苦程度,比分两次知道两个坏消息的痛苦程度的总和要小。

3.小奖不如不奖

一般人们总认为要让别人做点事情,就应该给他们奖励,不管多少、不论大小,有总比没有的好。但其实不然。如果您的孩子对画画很感兴趣,或者公司员工出于内在的'动力很积极地投入工作时,最好不要采用外在激励的手段去鼓励他们。因为一旦有外在激励的加入,内在的动力容易被扼杀,让人感觉做这件事情只是一个经济行为,尤其是奖励数额比较小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不值得为这点小钱去做事,于是连本来不拿钱自己也愿意做的事情,都不愿意做了。

4.发奖金比涨工资更好

对公司而言给奖金效果要比加工资好,在总数相同的情况下,给奖金却会使人更开心,人对物质的东西很容易习以为常,所以发奖金比涨工资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5.好事尽量自己做决定

同价值的奖励,乍看之下,给员工选择好像是对员工好,当你知道两件事情都是对方喜欢的时候,就不要给对方选择,免得导致他患得患失。

6.分开分享好事

人在“得”的时候是边际效用递减的,所以分两次听到两个好消息等于经历了两次快乐,这两次快乐的总和,要比一次性享受两个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更大。

如何激励员工4

在成功的企业中,承担风险的人不仅仅是决策者。公司上下的员工也都需要承担一定风险。为了创办一家利于行业发展的企业,请谨遵以下列出的四步来激励自己的员工成为风险承担者。

1、提升鼓励承担风险的核心价值

永远不要低估语言的力量,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它们能够对员工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回荡在整个企业中的。正是因为这样,对于鼓励承担风险的核心价值应该随处可见并且辅以成功例子的支持。屏幕保护程序、会议议程、电子邮件签名、海报板、员工手册及公司的文具都可以对员工进行提醒。

对于核心价值的表述将会对员工行为产生极大影响。举个例子,设想每天都能看到这些话:“竭尽全力的去实现目标。别找借口。就是让它实现,并且就是现在!”

员工知道有公司做后盾就会提出有风险的新想法并且会尽力创造最大的回报。这是因为在风险承担的背后有支撑结构(在很多公司并不常见)的存在。

2、为承担风险制造积极压力

制定那些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并且不允许你个人或是你的团队无法实现该目标。与之相反,这种策略创造了一种将沙袋替换为承担风险的积极有益压力。因此,员工们将会成为风险承担者并且拒绝采用能够实现简单目标的传统方法。让公司觉得失败是一个充满着机遇的区域。但是为了向上向前,公司失败的话就速战速决。

无论是财政还是其它形式的奖励,将鼓励措施与目标捆绑在一起。我所见过的最大动力并非金钱收益而是个人的成功。当某位员工被告知某事是无法完成的但是他却做到了,证明别人是错误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这就是为什么要雇佣那些将自身成功看的很重的人。个人对于成功的追求将会为公司带来成功。

3、雇佣那些带有优势且对知识有着渴求之心的'人

员工关乎公司的成败。如果公司需要改变现状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就雇佣那些天生的风险承担者。他们会对已认定的事实怀有蔑视之心,而这正是分辨这些个体的方法。在他们不同的技能中,他们质疑现状、汲取行业知识。这是考察其思考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面试过程中,应该对应聘者的思维过程进行考量,观察他们是否与公司的风险承担价值相契合。两个问题可以让杰出的应聘者脱颖而出,即“我们全天24小时都能依靠你吗?”和“你是真的想在这工作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或许非常显而易见。但是我非常确定这些问题对于做出正确的雇佣选择将会非常有效。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问题的意义在于生成一个以风险为基础的答案。无论哪种方式,管理者都可以看清应聘者的态度或是陷入矛盾的心理状态。如果应聘者出色的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之后对第二个问题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之后,那么这个人就非常值得雇佣。

4、强调员工的成功

类似于文字的力量,口头讲故事是激励他人的根本途径。分享趣闻轶事并从那些在公司内承担过风险的人身上汲取经验。

不同类型的故事比其它更能引起共鸣。关于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司带来成功的轶事是绝佳的激励元素。另一个具有效果的讲述是公司内的某人向其他同事发起挑战,成功证明他们是错误的。

要明白失败是货真价实存在的,是创新的副产品。通过运用核心价值、积极压力、招聘流程以及故事讲述的方式来积极鼓励员工承担风险。因此,公司的增长将由那些对公司、领导者以及他们自身发起挑战的员工主宰。

如何激励员工5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激励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需要满足后新的需要又会产生,从而导致新的行为。激励的心理学概念用于管理学,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激励员工的作用在于发挥员工的潜能,使员工由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最终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要想激励90后,必须先了解90后

企业要先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征和需要,才能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90后大学生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与社会关爱下成长,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不经意间培养了他们坐享其成、奢侈浪费的不良倾向。他们通过网络收取海量的信息,视野广阔,信息知识丰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海量的信息同时给他们带来诸多迷茫和困扰。

受西方文化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追求个人价值,有强烈的表现欲;追求平等和尊重,喜欢友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的沟通方式,厌恶传统的说教方式;追求物质享受和情感、创新的精神感受;敢于反抗,敢于质疑权威;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内心孤独,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韧性差,情绪稳定性差,相对缺乏对团队的忠诚感。

90后优缺点总结:

90后大学生的优点是:心态乐观,思想新颖活跃,学习能力强;敢于创新、冒险;受过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长。

但他们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如:自我为中心,有强烈的反叛心理;心理素质差,情绪稳定性差;自我意识高涨,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对团队的忠诚感。

90后的激励,其实可以这样做。

根据马斯洛1957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动机起源于七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往往同时并存,在不同时期一个人会有一种起最大刺激作用的优势需要,一般较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较高层次的优势需要才会出现,所以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基本满足后,激励的作用难以保持,需要转向更高层次的优势需要。因此,企业需要了解90后大学生不同时期的优势需要,才能增强激励的效果。

1、物质需要。

很多90后大学生工作不只是为了满足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他们追求比前辈们更高的物质享受,如名牌个人消费品、旅游休闲消费等,几年后面临着结婚、买房、购置家具等问题,对物质需求较强烈。合理的薪酬是他们独立生活的保证,是企业对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时间、技能等的回报。在他们的心目中,薪酬不仅是劳动所得,还代表自身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可,甚至代表个人的'能力和发展的前景。

为了提高薪酬的激励作用,企业应针对90后大学生制定多元化的薪金制度、晋升制度、福利制度。多元化的薪金制度可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达到目标才能获得绩效工资,超逾目标才能获得奖金。绩效工资和奖金的金额要体现员工的付出和带来的效益。这样,基本工资满足了员工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高的收入,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员工又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企业还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及时调整薪金晋升制度,否则,员工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原有的薪金制度就失去了激励效力。

2、友爱和归属的需要。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精神,社会成员对所在集体有了归属感、被其他成员认可才会有安全感,但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追求个人价值、情绪稳定性差的特性不利于他们融入集体。企业应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尊重他们个人生活习惯、职业生涯的选择,懂得欣赏他们思想新颖、敢于创新等优点,帮助他们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积极融入集体。尽可能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安排他们的工作岗位,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信任,从而产生责任心和参与感,集体的向心凝聚力就会增强。

3、求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90后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强,敢于创新,自主性强,企业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参与管理和决策事务,承担更大的责任。参与激励和授权激励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满足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干劲十足,关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积极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授权激励还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责任感强烈的员工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不断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挑战,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同时,企业要宽容他们的失败,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培训,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让他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失败和学习中成长。

90后大学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往往自视过高,职业规划过于理想化。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要想把他们的潜能完全挖掘出来,需要给他们制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使他们从挑战中得到激情。坚定而可行的目标,让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百折不挠,身处逆境还能有巨大的奋进激情,潜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一步步实现梦想。目标激励还可以帮助90后大学生克服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差、情绪稳定性差的缺点。

内部晋升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既满足了员工对集体的归属需要,也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90后大学生是企业未来的接班人,内部晋升制度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让他们看到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看到未来的希望,激励他们更努力工作。内部提升的接班人对行业和企业有深刻的理解和运作能力,更容易调动资源开展工作,增强他们对企业和行业的归属感。

4、情感需要。

情感激励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感情为手段的激励方式,如:思想沟通、慰问家访、民主协商等。90后大学生内心孤独,追求平等和尊重,喜欢友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的沟通方式,不喜欢传统的说教方式,敢于质疑权威。所以,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用命令或指令的方式与他们进行工作交流和情感交流,而是用友好、尊重的方式加强与他们的感情沟通,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工作热情。

5、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

正激励是对员工符合企业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负激励是对员工违背企业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奖罚分明不仅对当事人有效,而且能直接影响周围其他人。奖罚及时,有利于把员工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持续有效地发挥出来。企业对90后大学生入职时的晋升、培训、福利等承诺,应及时兑现,以免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寻找其他更好的机会。

消极的惩罚往往产生更加消极的后果,90后大学生自尊心强,有强烈的反叛心理,不喜欢批评。惩罚时不应贬低人格,给他们留下面子;惩罚的同时要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在惩罚中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把负激励变成正激励。

人才的优势就是企业的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发挥90后大学生的潜能,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需要,选择正确的激励方向,制定具有企业特点的激励措施,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第一条 必须有一个圈子。无论如何做都是画地为牢:不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加入两个圈子,就等于没有加入圈子。只有独孤求败的精英才可完全避免圈子的困扰——这种人通常只有一个圈子,圈子里只站着老板一个人。

第二条 必须争取成为第二名。名次与帮助你的人数成正比——如果是第一名,将因缺乏帮助而成为第二名;而第二名永远是得道多助的位置,它的坏处就是永远不能成为第一名。

第三条 必须理解职责的定义。职责是你必须要做的工作,但办公室的生存定律是,职责就是你必须要做的工作之外的所有工作。

第四条 必须参加每一场饭局。如果参加,你在饭局上的发言会变成流言;如果不参加,你的流言会变成饭局上的发言。

第五条 必须懂得八卦定理。和一位以上的同事成为亲密朋友,你的所有缺点与隐私将在办公室内公开;和一位以下的同事成为亲密朋友,所有人都会对你的缺点与隐私感兴趣。

第六条 必须明白加班是一种艺术。如果你在上班时间做事,会因为没有加班而被认为不够勤奋;如果你不在上班时间做事,你会被认为工作效率低下而不得不去加班。

第七条 必须熟练接受批评的方法。面对上司的判断,认为你没错,你缺乏认识问题的能力;认为你错了,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错误的最好方式就是对错误避而不谈。最后一条,不准和老板谈公正。

第八条 必须理解“难得糊涂”的词义。糊涂让你被人认为没有主见,不糊涂让你被人认为难以相处——“难得糊涂”在于糊涂的时机,什么时候糊涂取决于你不糊涂的程度。

如何激励员工6

首先作为一名员工来说,他有两方面的含义:内部成就感和外部成就感。一是内部成就,就是自己的思路,想法和工作得到公司的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是外部成就感,人是社会体,公司的种种表现会给员工带来的成就,我想这种成就一部分是由企业的知名度和强弱来分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对做法 的认同,对管理模式和行为的认同。说到这点,我觉得这个外部成就感并不是以公司的强弱来分类的。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个所谓的马太效应在这个品牌效应突出的时代显得更为显著。大公司由于目前的规模和发展状况,能给员工提供良好的薪酬和福利状况,加上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机制以及良好的发展空间等因素,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激励和保健因素。这使得员工专心的在职业上面的发展,不必考虑和担心那些所谓的 芝麻小事的影响,在加上企业给与的自豪感更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工作的态度,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相反,小企业或者是管理不完善的企业会遇到糟糕的情况,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不完善的福利制度本身给员工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同时由于缺乏管理上的艺术也给员工的热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工作依旧照常,可员工所发挥的潜力就不言而喻了。情况严重的时候会造成底层员工的人才流失,往往这种情况会造成恶性循环,不 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他肯用心,那么,小企业如何像大公司那样来激励他们,使员工更努力的发挥他们的潜力呢?

管理学从作为一门科学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和艺术的结合。拿天平来说明,两个天平的盘子装的分别是科学和艺术,那从管理学发展的情况来说,就是逐渐从科学向技术偏离。

小企业通过逐步完善的管理可以弥补这个缺点。想想看,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总是有原因的,难道每个人从来到企业的第一天开始就是满怀怒气的吗?不,他们都是两眼放光,衣着整齐,充满了期待,兴奋,以及雄心壮志。但是,那些毫不关系员工快乐与否的公司很快就会发现员工的热情和开朗逐步被冷漠和怨恨所代替。

世界上有远远不止的60亿人,但不要小看了你的员工。虽然他所在不是sony、壳牌、苹果、google、宝洁、丰田等类似的大公司,而是在你的小公司,但他们同样具备了优秀的才智,只要你能充分的挖掘他们的.潜力。

公司所需要做的不是别的,而是营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这个环境是大家认同的环境,不是老板和管理人员认同的环境。小企业发展往往会遇到一定的瓶颈,意识由于模式的问题,而是由于管理的问题,而这些东西,老板同样可以在员工身上寻找答案或者是思路。想想你的员工,他们平时在私下探讨公司,骂公司,不是为了别的, 使发现公司的问题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在考虑问题。所以在这点上,公司的管理人员不要害怕下面的俄探讨,而是考虑如何来解决他们之中的一些合理的问题。同时要营造这种开张圣听得环境,如过长期的压制这种想法会变成员工的抱怨,这也是企业不想看到的。

优秀的领导艺术。优秀的领导要做到听不到,做不到、看不到,但一定要想得到。什么是老板?有人说老板是资本的所有者、或是资本的代言人。还有人说老板是拍板的人、老板是板着脸的人。有些老板对本行业非常精通、面对问题敢于做出决定、所以是拍板的人。有些老板要树立威信、总是板着脸、所以也是板脸的人。很多老 板为自己拥有这些特征而感到自豪、但这不是一个高境界的老板所具有的特征。一个出色的老板、应该做到;三不;、即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要做到;看不到;、;听不到;和;做不到;。

;看不到;: 这是汉朝时的故事、有一天、宰相丙吉在都城行走、前面出现了两个打架的人、他们打得头破血流、却没有罢手的意思。丙吉绕道而去。走了不远、发现路边的牛在不停地喘气、于是停下来观察牛为什么喘气。随从很奇怪、就问宰相:为什么不管人的事却关心牛、难道牛比人更重要吗?丙吉说:打架我也看到了、可那是都城将 军管辖的范畴、他会处理好的。如果处理不好就撤他的职、这正是考验他是否称职的机会。而牛喘气是天气出现了问题、可能有灾害发生、事关天下的收成、这是我的职责、所以关心。这个故事是说:老板在完善了管理体系后、要把工作落实到每个人、不要随便干涉下属的工作、否则就会出现老板干活员工闲置的现象、这样公 司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所以对于企业里的很多事情、老板了解就可以了、让下属去处理他们能够处理的事情、这是考察下属能力的好机会。即便失误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老板也要把这个损失当做是选人的成本。如果老板出手相助、员工则会养成依赖感、总盼望着;上帝之手;为他解忧、进而降低企业的效率、这要比那些损失更可怕。

;听不到;:如果老板的听觉灵敏、小道消息会很容易传到他的耳朵。要是他热衷于这些消息、那么公司里的绯闻会越来越多、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被淹没。可悲的是、有的老板对此兴趣甚浓、几天听不到就感觉不舒服。甚至还发动群众互相;监督;、经常把员工叫进来、听完工作汇报后、接着询问:你的那个上司最近怎么样?你觉得如何?等等。另外、老板在下班后尽量不要和下属单独相处、有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晚上下班后、某老板听到有人按他家的门铃、他在里面问:谁呀?外面的人说:我是某某来向您汇报一下工作。老板说:现在是下班时间、你要爬山可以找我、汇报工作请明天到办公室找我谈。如果这个老板同意了员工来此汇报工作、别的员工会怎么想呢?大家会纷纷在下班以后找老板汇报工作、他们上班做什么呢?上班 就在办公室想如何在晚上找老板汇报工作。所以这个老板的作法无疑是正确的、除非出了重大事件、否则不要动辄就去找老板、要让员工自己处理好、这才是培养他们能力的好途径。

;做不到;: 老板还要想不到、做不到。这样才能让下属多想、才能开启下属的智慧、让下属多做、培养他们做事情的能力。即便老板想到了、也要让下属先拿出观点来。即便老板自己能做到、也要让下属来做、老板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大多数老板是行业里的专家、他能看到很多问题。让他袖手旁观、他会觉得别人做得没有他好、觉得别人 的效率太低。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老板是公司稀有资源、如果整天做下属做的事、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只有超脱才能客观、只有客观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超越。老板要做到孔子说的;仁;的境界、即: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在特定环境下装作;看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老板才是出色的老板。

如何激励员工7

随着知识技术全球化创新的涌现,速度型企业的出现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正面临着一种新的竞争环境――不间断的变革和{度的不确定性。在这个环境下,企业要生存,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通过管理找到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最佳途径。而知识的产生与应用归根到底离不开{效率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也就是说,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殖,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或者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来实现。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象是知识型员工,但是,如果知识型员工不能被有效地管理,他们就根本没有用。由于各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市场环境、组织和技术创新水平、竞争导向、人员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实践可能创造出一个统一的模式。具体说来,实践中的当今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和文化企业)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理念的形成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从根本意义上说涉及到知识型员工的身份和地位问题。身份不明确,“名不正,言不顺”,企业采取的任何激励措施都难以对知识型员工产生长期持久的激励效应。在传统的价值创造理念中,囿于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性,知识要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现在,员工不再是企业的附庸,而是一种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战略性合作伙伴,知识型员工在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调整工作内容上,无论是要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还是规划自己未来在公司的工作性质,都应该有实际的发言权;在报酬方面,知识型工人一方面获得工资报酬,另一方面还作为财富创造者,与出资者、经营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功,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和分配;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知识型员工还应当与企业经营者一道,共同参与决策过程,“让员工参与决策过程,这是企业给予他们的最大尊重,没有什么能够比这种方式更能提{员工的士气。”有了这种身份的准确定位,日趋流行的参与式管理、代表参与、质量圈、员工持股方案等管理模式也就有了它们的理论基石。

 2。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投资机制

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投资机制之所以能成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重要因素,源于以下四个原因:

(1) 知识经济是人性化的经济,是人不断获得全面发展的经济。

(2) 当今社会,技术和知识的创新日新月异,企业和个人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的流动。因此,不断地随着时代和企业的发展更新原有的知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根据自己的潜能发挥状况来获取较高的预期收入现值,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劳动者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关注焦点。如前所述,对个体、事业和知识的追求成为了多数知识型员工的首要激励因素。

(3)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也开始认识到:他们不能保证其员工实现终身就业,而必须通过培训和开发其员工来实现企业未来的竞争力。而当雇主仅能提供较少的就业保障时,他们会通过提供更多在工作中自我提升的机会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4) 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得企业和知识型员工认识到:他们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不可能奢望知识型员工能对企业永久忠诚,而更多地要求其在为企业服务期限内保持忠诚,而知识型员工在追求自我成长、增强“可雇佣性”的过程中还将走向“职业化”,从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双A”。

也正因为如此,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投资机制开始受到企业的青睐。在这种投资机制当中:企业给予知识型员工和知识型员工获得“终身就业能力”成了企业新的凝聚力之所在。如同一家国外的著名企业在其雇佣契约中所谈到的:“我们公司面临着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及快速变化的技术时代。我们需要灵活性,随时增加或者停止生产产品,随时关闭或者开启设备,并能将员工重新调配。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某一工作的延续甚至不能保证将来的雇佣关系,但我们将保证所有的员工都有充分就业的能力,即能在此地或者别地找到新的工作的能力。”

3。以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

围绕知识型员工对工作自主性的要求,现代企业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在工作自主和创新方面的.授权。通过授权,将一个战略单位经过自由组合,挑选自己的成员、领导,确定其操作系统和工具,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这种被称之为SMT(自我管理式团队)的组织结构已经日益成为企业中的基本组织单位,包括像惠普、施乐、通用汽车等国际知名的企业均采用了这种组织方式。SMT使组织内部的相互依赖性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它的基本特征是:工作团队做出大部分决策,选拔团队领导人,团队领导人是“负责人”而非“老板”;信息沟通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中间环节;团队将自主确定其工作目标,并承担相应责任;由团队来确定并贯彻其培训计划的大部分内容。

以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的出现绝非偶然。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大规模生产被灵活的生产者网络所代替,大规模无差异的市场营销正让位于个性化的市场营销;企业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运行与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对技术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所有这一切,都使企业经营管理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释放和人的自主性需求的满足放在前所未有的中心地位。

 4。多元化的价值分配要素

关于激励的知识告诉我们,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去行动。如前所述,在知识型企业中,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分享到自己创造的财富仍然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一项重要因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给知识型员工提供报酬不仅仅是向他们提供了维持生存的手段,而且报酬的高低意味着企业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的认可程度,报酬的数量和形式对知识型员工的动机强度和持久性有着深远的影响。

很显然,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仍然是企业吸引和留住知识型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当今社会,价值分配的要素远远超出了有竞争力的薪酬本身。比较而言,机会是激励知识型员工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的更具影响力的要素。机会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像参与决策、更多的责任、个人成长的机会、更大的工作自由和权限、更有趣的工作以及多样化的工作活动等等。这些“内部报酬”对知识型员工有更大的吸引力。也正因为如此,“为员工创造机会”成了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经营宗旨之一。 而且,就报酬本身而言,它也完全超出了薪资的范畴,还包括机会、职权、信息分享、股票、股权和荣誉等诸多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企业的管理重心正在逐渐下移,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更重要的是,它使得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许多企业中,信息分享和参与管理一样,成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方式之一。

 5。自主、创新和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知识型员工要成长、自主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自主创新、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作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实体,它有责任为知识型员工的发展创造机会,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在企业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事业追求。

同时,企业还应当培育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协作并存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活力和企业的凝聚力,要建立这种自主创新和团队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要求企业从理念上树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明确认识到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他们不仅值得信任,而且需要被尊重和公平对待;另一方面,它要求企业在竞争淘汰的基础上,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公平合理的报酬水平,通过持续性的开发和培训活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目标;此外,还要求企业能够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企业与员工进行双向沟通的渠道,加强横向的信息传递和采取双向的决策机制来提高知识型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

 6。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

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

对于企业来说,组织学习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组织发展和管理实践演变的必由之路,企业组织能力是保护企业在竞争合作中的竞争优势,以及控制合作风险企业战略方向的关键。一个组织有多种学习方法,但从原则上说,组织学习的能力取决于它积累无形资产的能力,由于无形资产要通过人来体现,所以人力资源政策是组织学习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新角色,要求企业从战略设计、培训开发、评价与奖励、组织设计与控制等几个方面入手,为组织学习从而为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提供支持性的氛围和合适的体系。

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他将实现“学习――修炼――提升”的转变;另一方面,近几年来的研究也已经清楚的证明:从个人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变将有利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学习型的个人,不仅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决定了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效果,并对提升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学习型的个人是当今企业激励高素质员工的法宝之一。

如何激励员工8

一、公平相待

宝元通公司是解放前的一家百货公司。该公司完全由考核结果来决定提升与奖励。考核的内容包括意志、才能、工作、行动四个方面,考核每半年评比一次。经过这样的考核,职工就有可能由每月0.5元的工资一步步往上爬,一直爬到宝元通“九等三十六级”的顶峰。主任级以上职员就是通过这样的考核逐步提升起来的。这一做法的结果是,凡是能力较强而又积极工作的人,在宝元通必有出头之日;凡是考核成绩不好的人,绝无侥幸提升的可能,表现极差者甚至有被辞退或者开除的危险。

充分利用激励制度就能极大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保证激励制度的顺利执行,就应当像宝元通一样,不惟亲、不惟上、不惟己,只惟实,公平相待。

二、注重现实表现

西洛斯-梅考克是美国国际农机公司的创始人。有一次,一个老工人违反了工作制度,酗酒闹事。按照公司管理制度的有关条款,他应受到开除的处分。决定一发布,那位老工人立刻火冒三丈,他委屈地说:“当年公司债务累累时,我与你患难与共。3个月不拿工资也毫无怨言,而今犯了这点错就开除老子,真是一点情分也不讲。”梅考克平静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这是公司,是有规距的地方,这不是你我两个人的私事,我只能按规定办事。”

在实施激励方法时,应该像梅考克一样,注重激励对象的现实表现,当奖则奖,该罚就罚。

三、适时激励

美国一家名为福克斯波罗的公司,专门生产精密仪器设备等高技术产品。在创业初期,一次在技术改造上碰到了一个难题。一天晚上,正当公司总裁为此冥思苦想时,一位科学家闯进办公室阐述他的解决办法。总裁听罢,觉得很有道理,便想立即给予他嘉奖。他在抽屉中翻找了好一阵,最后拿出一只香蕉给这位科学家。他说,这是他当时所能找到的惟一奖品了,科学家为此十分感动。因为这表示他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领导人的认可。从此以后,该公司对攻克重大技术难题的`技术人员,总是授予一只金制香蕉形别针。

行为和肯定性激励的适时性表现为它的及时性,在没有别的东西做奖品的情况下,用一只香蕉作为奖品,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当事人的行为受到肯定后,有利于他继续重复所希望出现的行为;二是使其他人看到,只要按制度要求去做,就可以立刻受奖。这说明制度和领导是可信赖的,因而大家就会争相努力,以获得肯定性的奖赏。

四、适度激励

有人对能通宵达旦玩游戏者不可理解,但当自己去玩时,也往往废寝忘食,原因何在?游戏机上电脑程序是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编制的,那种操作者稍有努力就进,不努力就退的若得若失的情况,对操作者最有吸引力。

游戏机的事例说明了激励标准适度性问题。保持了这个度,就能使激励对象乐此不疲,反之,如果激励对象的行为太容易达到被奖励和被处罚的界限,那么,这套激励方法就会使激励对象失去兴趣,达不到激励的目的。

如何激励员工9

职业经理人非天生,他的领导魅力更非天赋,有能力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但并不一定保证能胜任这份高风险高收益的工作。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管理者?如何更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士气?如何适当授权,使部属自动自发地向前并命中目标,达到管理的至高境界?

精神火柴摩擦法:升华管理的概念

激励法则一:目标——获取成功的希望

职业经理人,总经理,销售总监和经理们,请你们不要忘记一点:不要把目标制定得太高,要符合实际。令人沮丧的是一些人总是认为高目标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高目标才是一种挑战。然而,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话,结果将是整个团队都对此失去信心。

虽然说星星之火有时候的确可以燎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切记还是不要将自己手中的一小把火柴全都付之一炬了好,妥帖的做法是先点燃了一支能熊熊燃烧的火把再说。

激励法则二:燃点——尊重人性的关键

选择燃点是激励员工的关键,就好比你要知道你手中每一根火柴它最容易被点燃的部分一样,当你摩擦它的正确地方的时候,才能适时地划亮它。如果火柴潮湿或者已经破损了,无论你再如何努力地再三尝试,也只有失败的结果。每一个员工的“燃点”都不尽相同,比如有的人重视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开放的沟通渠道;有的人需要明确个人在企业中的前途和是否有充分的培训机会;还有的人非常注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隐私空间以及平和的人事安排。

职业经理人在公司内部应该营造一种浓厚的“氛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如果一个有前途、有才干的下属有一天突然要求辞职,那绝对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应该深刻检讨的实际上不是员工本身,关键在于那个不懂得点燃他的人。

激励法则三:乐趣——持续动力的源泉

人生的本质是在寻找一种快乐的满足,职业的本质也是如此。如果能把这种满足加以引导,比如,工作上的成就感所引发的快乐,就一定会对员工持久的热情起到惊人的效果。我们不妨把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也看成是一个大游戏的一部分,前提是凡参与到其中的人都以寻求乐趣为前提。在这个游戏中,无论是划亮火柴的人,还是被点燃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游戏吸引而全情投入。也只有如此,人们才会在一个工作的乐趣消失后,不断地探索着新的工作的乐趣。

一直以来,火柴早就已经不是我们获得火种的惟一方式,可是,它仍然被我们保留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从中所能汲取的乐趣!

激励法则四:认可——划出员工的热情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你有意或无意间不断地违反它的话,你身边就不可能有干劲十足的人。

认可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从提升某个人在公司中的地位到简短到只有几行字的感谢信;从你介绍一个下属的方式到你看似不经意间提到的对公司里鲜花摆放的满意程度;从鼓励你的助手接受杂志的访谈到全公司的员工一起坐在会议室里观看他们在央视频道《绝对挑战》节目中的露脸。为了获得这种结果非常短暂的认可,人们往往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

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即使是毫不起眼的认可,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它美好犹如黑暗中你所擦亮的第一根火柴,让你看见希望在握。阅读:让员工学会自我欣赏

激励法则五:宽容——允许点火失败

当我们在划一根火柴的时候有两种必然的可能:成功或者失败。有些火柴我们要划过很多次才能燃烧起来,而有些甚至就不可能再被划亮了。把“敢于失败”作为企业的文化理念,是职业经理人宽容和成熟的开始。因为激励会带来变革,而变革必然伴随失败。如果员工因太在乎不要犯错误而求稳妥,也许就可能招致更大的错误发生。在工作中采取一种“敢于失败”的态度,使员工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其实是职业经理人的另类激励。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公司可以宽恕你,并把它作为一笔学费。但如果背离了公司的精神价值,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直至被解雇。”

宽容的意义在于承认失败是一种奉献,事实上,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失败的员工,也就没有成功的管理者。

激励法则六:参与——企业生存的氧气

通常,与人们在工作中被对待的方式相比,人们被使用的`方式似乎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动力。如果人们觉得他们正在成为一个计划和项目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那他们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这一点也使我们充分意识到没有人愿意长期受管理者的任意摆布,如果不让他们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没有人听取他们的意见,没有人重视他们的话,那么,这将是一个会令所有高明的管理者都不免头疼的不得不面对的局面。

还是来思索一下划亮火柴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吧:氧气!是的,如果我们奢望在没有氧气的前提下去点燃火柴,很显然这是多么愚蠢而又不现实的做法。但是否你也会如此这般地想到,如果没有看似普通却无处不在的氧气——员工的参与,那么思想和创意的火花是永远也不可能被划亮的!

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叫马儿喝水。”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在管理上,何尝不是如此。除非它自己愿意,否则马儿不会喝水,谁都不能逼迫它;激励员工士气的道理也一样:除非员工发自内心愿意努力,否则再多的鞭策也是枉然。

如何激励员工10

 1、让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

相信很多企业的员工都认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金钱,因此当员工获得理想中的薪酬时就会停滞不前。实际上,工作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工作同样是个人能力提升的一种历练,同时会因为工作业绩上突出的表现获得他人的尊重,提升个人影响力,对那些想创业的员工,工作还是扩展人脉的一种手段。因此,让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以及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2、培养员工对工作的兴趣

员工只有对工作真正的'感兴趣,从中获得快乐,才能竭尽全力的把工作做好。要想让员工把工作当成兴趣,就要给予员工完全自由发挥的空间。企业的基层员工通常最了解产品和市场,经常在这方面迸发新鲜的创意。所以,让员工自由的发挥空间,企业为其提供一定的支持,不仅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员工以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并将之当成一种兴趣。

 3、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

员工希望通过工作获得肯定,因此企业不要吝啬于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首先企业应该通过培训来挖掘员工潜力,这既能调动员工积极性,通时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其次,在管理者的选拔上应该给员工更多的机会,以内部培养选拔为主,这样能使员工充满期待的投入到工作中,自然也会更加努力。

4、打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莎士比亚曾说过,庄严的大海能产生蛟龙和鲸鱼,清浅的小河里只有一些供鼎俎的美味鱼虾。舒适的环境只会让人安逸,失去进取心。对企业来说,要想让员工都能够成为“蛟龙”和“鲸鱼”,就要让员工之间存在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通过优质竞争,使整个团队充满竞争力。

5、用荣誉激发员工的热情

企业都希望员工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努力工作,但在现代社会,集体荣誉与个体荣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个人荣誉是集体荣誉的体现和组成部分,集体荣誉是个人荣誉的基础和归宿,因此,要想让员工拥有集体荣誉感,企业要通过个人荣誉来换取员工的认同感,进而激励员工努力地工作。

6、培养员工的危机感

危机感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同时也是进取心的源泉,一个人失去了危机感,就会便得安于现状。华为20xx年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设备供应商,但任正非仍然高喊“华为的冬天要来了”,正是在这种危机感中,华为不断的成长,并成为中国企业的典范。

7、保持平等公正的沟通

与员工保持相互沟通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平等、公正的沟通,可以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当员工犯错误时,如果只是进行严厉批评和惩罚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造成员工积怨和流失,有时与员工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和交流反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激励员工11

激励,要知道员工需要什么

有效激励的出发点应该源于人的心理需求,落脚点也应该是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只有把人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组织或个人的目标才会实现。正如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给激励下的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激励的出发点是被激励者的需求,而不是选择手段

许多人往往关注于激励手段,考虑比较多的往往是薪酬多一些,还是奖金多一些,到底是物质激励多一些,还是精神激励多一些,是设定目标还是引入竞争机制,是优化环境,还是强化制度。而针对员工的需求分析总是被忽视,这样设计的激励措施效果未必好。

也许有人认为,关于激励管理的需求分析不是很多吗?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等。事实上,他们分析的是人的整体的抽象需求,但是,更多的实际分析可能应该多关注微小的需求点,从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出发,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例如,组织上给了某个销售团队一项任务,但是团队士气不高,如果运用传统的激励需求理论分析,就会是这个思路:从员工需求的层面分析,最近是什么需求占据主导,是安全需求还是尊重需求,这个团队的需求中,保健因素是什么,激励因素又是什么,他们对权力的需求如何考量这些问题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不如和他们多沟通来得现实些。为此,我们在设计激励措施时,要调查研究,这样的基于员工需求分析的激励管理的效果会更好。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佳能与卡西欧在小型计算器市场的竞争中连连失利,加上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佳能出现巨额赤字,濒临倒闭。如何挽救颓势?董事会最后决定:将危机告诉全体员工,让他们知道企业的真实处境,激起他们的危机感,振奋起背水一战的士气,这种危机感将创造出平时不可能产生的智慧和工作效率。员工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新建议、新方案,公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优良企业设想”,这一设想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使佳能获得巨大成功。

激励应更关注员工的心理体验,而不是给予多少

许多人认为激励管理就是交易管理,员工考量管理者的主要标尺就是物质利益的总和,这一点无可厚非。管理者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会给下属相应的报酬、实物奖励、晋升机会、荣誉、外出旅游、出国学习等等“实惠”,以满足员工的需要与愿望,以期唤起员工的积极性。不过,具体效果如何,是否体验到激励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是否有发自内心的满意,不是管理者一厢情愿的事情,需要看管理者与下属的心理契约状况而定。

管理者设计激励员工的措施时,一定要赢得员工的认可与赞同,切不可“我的地盘听我的”,管理者不是家长,你喜欢的,员工未必喜欢,更不能强迫别人喜欢。要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文化,通过健康向上、开拓进取的组织文化,来创设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组织氛围和组织精神。

例如,某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个主要的内容就是“敞开大门”。员工有什么不满可以直接找总裁、董事、经理等。这种感情上的联系营造了良好的组织和人际关系气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自觉地追求自我完善,通过自律、自勉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价值。

这样的激励文化会激发组织与员工共同信守“契约”所默示的各自对应的“承诺”,并且这样的激励文化可以传承,可以为员工的内心体验创设一个心理情景,为愉快、满意的心理体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氛围下,还要研究员工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以便采取权变的对策,灵活地运用激励与处罚的边界,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处罚,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古代有个讲激励的故事。一次,国都失火,皇帝说救火者有赏。聪明的宰相说,这样不行,建议改为,不救火者杀头,效果奇好。这样的激励体验不是我得到了什么奖赏,反倒庆幸没有被杀头,这也是一种“奖赏”体验。

激励要关注持久性,而不是短期目标

激励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不能仅仅为了完成一次任务去谋划激励,更不能仅仅为一件事情而设计激励,激励管理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只见物而不见人。应注重激励管理的长期性,注重激励效应的持久性。我们知道,管理是为了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既要讲究路径与目标,更要讲究效率与效益。多数人注重效率,因为,高效率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讲究效益,尤其是长远的综合效益,则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洞悉的。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有一个叫冯谖的门客去薛地收债并顺便买回家里缺的东西,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冯谖为孟尝君买回来了最大的所缺——对领地百姓的“大恩大德”,后来孟尝君落难时,到领地避难,百姓知恩图报,他才有安身之所,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见,激励管理不能只讲及时性,要有战略眼光,要讲究长期性。从时间维度看,激励管理贯穿管理的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讲,激励管理就是管理的基本职能。当一个项目结束或当年底考评时,我们总要论功行赏,一般总要依据先设计好的绩效考核指标,看看指标完成否,看看有没有超额完成,决定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

其实,激励措施实施之后的效果如何,往往很少有人关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很少设计一个环节去考量激励管理制度或者某次激励管理的长远成效如何,而这个环节又是真正需要关注的,否则,激励管理的投资收益率大打折扣。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职业发展成功还是失败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得到了真正想要的工作和生活,职业所带来的生活工作方式是否符合个体的价值观念,若符合,就会感觉幸福,反之则痛苦。这样去提升职业价值观,完善激励机制,对提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忠诚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